Loading... 最初接触 ChatGPT Project 时,我只是抱着尝试的心态,用它记录一些零碎的灵感和日常待办。没想到用了一阵子之后,竟然逐渐取代了我原本的笔记软件和待办清单。  **1. 一切记录都在一个地方** 过去我常常在不同软件间来回切换:想法写在便签里,待办放在任务管理工具里,临时灵感又扔进文档。久而久之,信息分散不便回顾。而 Project 提供的就是一个统一的“收纳盒”,不管是突发的念头,还是需要分阶段跟进的计划,都能放在同一个上下文里。这种集中感带来一种“心里很安稳”的体验。 **2. 记录不仅仅是记录** 用 Project 做笔记和待办,还有一个特别的好处:它不是静态的。很多时候,我写下一个任务,不需要自己重新整理,而是可以直接请它帮我总结、分类,甚至自动生成后续步骤。比如“写一篇关于工具使用的博客”,它能顺手帮我拆解成提纲,再生成初稿。传统笔记应用几乎做不到这一点。 **3. 回顾时更有连续性** 以前的笔记工具就像一堆孤立的纸片,要翻阅时常常断层。而 Project 的对话式记录,让内容天然带有上下文。无论是昨天的灵感,还是上周的代办,都能直接在延续的对话里找到脉络。这种“连续感”让我回顾时不会觉得生硬,像是和过去的自己对话。 **4. 也有一些限制** 当然,它并不是完美的笔记/待办工具。毕竟是聊天对话进行总结不像一些UI比较漂亮的图形界面软件,没有专业笔记软件那么精细。但相比之下,我更享受那种“记录即交流”的方式。对我来说,这种灵活性远比严谨的结构更有吸引力。 **5. 定时提醒功能**  我用的 iPhone设备, 当设置了定时任务后,每次触发都会接收到chatgpt的弹窗,像这个**待办事项**点进去就可以看到以往的记录,还是挺方便的 所以具体能完成什么样做什么用还是要发挥想象 --- 整体下来,用 Project 记录笔记和待办,就像把一本死板的备忘录变成了一位会思考的同事。它不光帮我存储信息,还能陪我整理、复盘和延展。对习惯频繁记录和复盘的人来说,这种体验确实很特别。 --- 最后修改:2025 年 09 月 08 日 © 允许规范转载 打赏 赞赏作者 微信 赞 0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,请随意赞赏
此处评论已关闭